您现在的位置: 国家石油机械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江苏) >> 政策法规 >> 标准计量 >> 正文

标准化推进机关公共服务管理

——江苏建成全国首家机关公共服务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区
 

 
      由南京市江宁区承担建设的全国首家区级党政机关公共服务国家级标准化试点,于6月8日-10日通过国家标准委组织的考核评估。国家标准委孙波副主任出席了考核评估会议。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社会矛盾的不断加剧,对各级党政机关的公共服务管理水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2008年以来,南京市江宁区率先在全国将标准化管理导入党政机关进行试点,探索运用标准化推进党政机关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2009年5月,该区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区级机关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区”试点单位。
      试点运行两年多来,该区成立了区长为组长,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贯标办公室,制定了《江宁区标准化工作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了全力支持,确保了试点运行工作的强势推进,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联动、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为使公共服务管理标准体系在全区69个部门得到有效运行,试点结合机关实际,构建了3个层次60多个子体系2100多项标准的标准体系,制定下发了《区级机关标准化管理手册》、《区级机关标准化管理程序文件》和《江宁区区级机关工作人员行为管理规范》等标准,涵盖了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个方面,基本满足各岗位和服务项目运转的需求,并从服务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行为规范等方面,按照“简化、统一、协调、优选”的标准化原理,对区级机关各项工作流程进行全面优化,达到了“程序最简、时间最短、环节最少、效率最高”的标准化管理新要求,对指导和规范区级机关公共服务工作,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加快服务型机关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推行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机关部门的广泛参与非常重要。在实施机关标准化管理体系过程中,该区机关各部门注重总结经验,积极大胆创新,探索了各具特色的体系运行模式,尤其是区财政局、计生局、工商局、行政服务中心、气象局、统战部等部门,充分运用标准化手段推动机关文化建设和制度创新,并通过内部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人人有职责、事事有程序、办事有标准、过程有痕迹、绩效有考核”的内控机制,形成了学标准、讲标准、用标准的良好氛围,培养了良好的标准化行为,增强了机关的执行力、创新力和凝聚力,强化了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其中财政、工商、计生、气象等部门推行标准化工作在全国、省市系统内得到了广泛认同和推广。 
      通过标准体系的试点运行,全区和谐机关建设、行政管理创新、行政效能提升、机关形象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管理高效化、运行规范化和服务标准化,营造了“敬业、奉献、团结、创新、和谐”的机关文化氛围,为建设任务明确、职责清晰、运转有序、社会满意、规范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机关作出了积极贡献,有力地促进了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近年来,该区先后获得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国家级生态区”等国家级荣誉称号,获得了“省人才工作先进区”、“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等省级荣誉称号, 2010年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被评为国家级开发区,人民群众对机关作风总体满意率由2008年的94.17%上升为2010年的97.66%。
      国家标准委孙波副主任对江宁区在全国率先开展机关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表示高度赞许和充分肯定,指出:“机关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必然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入议事日程。江宁区在全国率先开展这项工作,开了个好头,工作非常有实效,达到了改善公共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实现群众满意的目的。希望进一步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在区内抓好宣传推广,在面上积极向外扩散,为全省、全国树立标杆,全面推动机关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